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
   当前位置:首页--财政动态
高志立:自觉为市场资源配置“主角”配好戏

文章来源:中国财经报    日期: 2014年01月13日   【字号:

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”,意味着市场将真正成为“资源配置”舞台的“主角”。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“有形之手”的“重要一指”,必须明晰定位,当好配角,补好台,配好戏。为此,需要念好“退补调建”四字诀。
   
  念好“退”字诀,为市场“减压松绑”。配角不能抢戏,更不能“越俎代庖”。客观讲,我国能够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强有力的政府调控功不可没。但同时也必须看到,政府这只闲不住的“手”近年来出手过多过重,在某些方面已经扰乱了市场信号,扭曲了市场机制。如在各种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“保障”下,相当一些产能过剩、技术落后、市场不旺、本应淘汰的企业却“活”了下来,而代价却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难度进一步加大。因此,财政必须从这些竞争性的领域退出,以减少对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干预。当然,从发展仍是我国最大的现实国情出发,财政也不能一下子从经济建设领域全部退出,而是依照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边界,建立起有甄别功能的政策“过滤网”,对各种专项补助、税收、国债、收费、担保、投融资等政策进行梳理,找到越位之所在,制定统筹规划,安排好路线图和时间表,有计划、有节奏、有步骤,积极稳妥地退出。不能盲目搞一刀切式的全面退出,以避免因市场机制不能够及时跟上而造成损害。当前,应着重纠正征过头税、随意减免税收以及违反规定擅自增加收费项目、提高收费标准、搭车收费、摊派费用等不当作为,以使企业轻装上阵。
   
  念好“补”字诀,为市场“修路架桥”。配角要有“绿叶意识”,自觉为主角补台。经济体制改革既需要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”,又离不开“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”。实践证明,市场不是万能的,市场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促进。这就要求财政“有退有进”,既要从越位之处退出,也要把缺位地方补上。财政补位的重点在收入分配不公、市场垄断、公共产品供给不足、公共资源过度使用以及外部负效应等市场机制“失灵”和运行不畅的领域,要做到准确和正确。同时,也要防止补位时大包大揽,特别是对一些准公共服务产品,决不能政府包办,要给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留有调控的空间。
   
  念好“调”字诀,为市场“安上助推器”。配角不仅要学会补台,而且还要善于调剂。目前,财政在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渠道窄、手段少、资金分散、政策不协调等问题,归根结底是观念和认识偏差,缺少市场思维,不熟谙市场规则,没有很好借助市场力量。因此,亟需调整理财思路和理财方法,按照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”这个根本要求,创新管理模式,在各种财政管理工具和手段中注入市场因子,通过市场机制作用,放大财政调控功效。要调整财政投入方式,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、产业发展项目分别采取注入资本金、股权投资等方式给予支持,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财政资金杠杆调节引导作用;对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,完善政府购买机制,制定政府购买服务与部门预算管理相衔接的政策和制度,实现“政府花钱买服务,少办机构少养人”。要调整财政补贴方式,改革农业补贴和企业补贴制度,优化补贴环节和资金拨付方法,最大程度地提高对市场机制失灵的有效矫正。
   
  念好“建”字诀,为市场“输入正能量”。舞台有规则,配戏讲门道。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,必须全力深化改革,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“现代财政制度”。要围绕服务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这个核心目标,以有利于发挥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作用为基本出发点,加快建立完整、规范、透明、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,建设“税种相对完整、税权相对独立、征管相对协调、法制相对健全”的现代地方税体系,健全省以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,最终构建起“模式科学、体系健全、管理规范、运行有序、政策公开、流程透明、调控高效、保障依法、风险可控、发展持续”的地方现代财政制度,实现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。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