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--时政专题--热点聚焦--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(PPP)
PPP亟待立法保障 发展不均东部热西部冷

文章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    日期: 2016年04月28日   【字号:

  4月22日,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的中国PPP创新发展论坛在成都召开。

  该论坛主办的背景之一,是在目前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,PPP模式扮演重要角色。

 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,新型城镇化的资金总量会在30万亿元左右,不可能依靠财政资金单独完成,因此通过PPP方式引入社会资金将是重要补充手段。

  但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,截至今年一季度,国家发改委涉及4.23万亿元的2531个PPP项目中,实际签约率仅为31.5%,显示了较低的签约水平。

  就此,西南交通大学校长、中国公私合作(PPP)研究院院长徐飞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,PPP立法的缺失,是阻碍社会资金参与其中的关键。

  PPP东部热西部冷

  “西部地区是城镇化率的洼地,这表明未来在西部地区将有极大的投资需求。”李国平称,在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较弱的背景下,社会资金的参与显得非常重要。

  目前的城镇化率状况是,东北地区60.83%,中部地区49.79%,西部地区47.37%,东部地区63.64%。

 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目前西部各级政府面临地方债务、城镇化资金投入、老龄化投入等多重压力,利用PPP模式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压力,提高财政资金总体使用绩效和政府履职能力。

  “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需求有两个方面,一个是基础设施,包括城建、环保、交通等;还有一个是公共服务,包括教育、医疗、住房、社保等,”李国平称,“四川的城镇化水平在全国排24位,所以未来的城镇化对GDP的需求肯定非常巨大。”

  事实上,在西部省份中,四川省PPP推进效果受到好评。四川省财政厅副厅长陈书平称,截止到3月31日,四川省736个项目纳入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,入库项目总投资7153亿元,占入库项目总数的10.3%,项目数居全国第三。

  陈书平表示,四川省在政策制度方面,除出台了PPP项目推进办法以及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和政策的激励机制外,省级财政支出10亿元,设立了PPP投资引导基金,通过股权投资,债券投入、融资担保多种形式搭建政府持续支持的平台。

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加宁称,在对全国多个省市进行考察后,发现PPP呈现“东部热、西部冷”的情况,四川省属于特例。

  PPP亟待立法保障

  根据魏加宁的调研情况,最需要资金投入的西部地区,反而是社会资金参与PPP项目最少的区域。

  “按道理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缺口,应该有很多资本希望进入,但是我们看到的现状却是需求大,供给少。”李国平称,西部的地方政府极力推介,但市场资金却难有作为。

  其主要原因在于PPP的执行过程中,社会资金的回报是长期过程,需要政府稳定的支付信誉和财政实力。和东部相比,西部市场化程度较低,地方政府的随意性更大,难以保证社会资金在参与PPP项目后的权益维护。

  从金融机构的观点看,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资深专家樊志刚称,PPP项目对政府的能力和要求是比较高的,而现在政府的能力建设相对比较滞后,很多社会项目认证难以达到商业银行金融支持的条件。

  魏加宁称,国有企业仍然大量存在于竞争性领域,试图让民营资本进入到薄利、微利甚至是无利可图的准公益性领域,纯资本属性的严重错配,这是当前PPP推进效果不佳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。

  针对目前PPP项目仅3成的签约率,贾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依靠PPP推动新型城镇化,法制化依然是关键,推进PPP将倒逼政府法制化建设的过程。

本网站转载信息只代表文章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bt365网址观点。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