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河北日报 日期: 2014年06月18日 【字号:大 中 小】
从6月11日召开的全省财政财务工作会议上获悉,我省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,把绩效预算管理覆盖到全省各级预算单位。届时,全省财政管理将更加科学规范,资金使用绩效大大提高。 从1999年开始,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部门预算改革。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,财政收入增速趋缓,收支矛盾日趋尖锐,现行预算管理模式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不适应。比如,在预算编制中,部门支出基数固化,预算安排只增不减,各说各家事,资金难以统筹使用。有些项目安排散碎、绩效不高,“打捆”项目、虚编项目仍然存在,很难集中财力办大事。 “这些问题导致资金紧张与年底结余并存,项目缺资金与支出进度慢并存,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,必须通过深化预算改革,强化绩效理念,明确绩效目标,开展绩效评价的方法来解决。”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。 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,通过事前绩效目标有审核、事中绩效运行有监控、事后绩效结果有评价,将有效提高资金配置效率,一定程度上实现少花钱多办事,花小钱办大事。财政的钱将花得更加明白,支出约束更强、进度更快,管理更加科学规范。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,将采取整体部署、全面推开、重点示范、逐步完善的方式推进,用3年左右的时间,将绩效预算管理覆盖到全省各级预算单位。省级层面,从编制下年度预算开始,所有部门全面实行绩效预算编制模式,2015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绩效预算管理运行机制,2016年建成科学高效的绩效预算管理新机制。市县层面,今年选择2个设区市和2个财政直管县开展深化改革试点;2015年在11个设区市本级和定州、辛集全面实施,每个设区市再选择3个县(市、区)同步试点,2016年所有市县全面推开。(侯延刚 马云飞 刘清波) |
|
|